3 }2 S/ g+ D- I0 S' s! G
这些年,中国的银行业在中国加入WTO后,下放很多ZF监管的权力,就昏头昏脑了。
* ^6 _5 d3 ~1 s5 ~5 x例如6 ]# z) p" y5 M/ |
1.利用了ZF的原有的资源,而想当然跟世界接轨,细化的收费项目天花乱坠;就算你是商业化上市了,或者股份制了,但是基本属性还是国有的。应当承担最基础最基本义务,然后才是商业化操作。0 x, |; @5 H4 S/ q2 a( Q
不客气的说,你喝奶的时候的奶是从哪里来?就算现在,就算是四大银行也是国家在承担挤兑等银行风险,有央行这个机构来代表ZF承担银行风险。3 R/ m: y$ {; g" b
商业银行能由国家属性的机构来承担银行本身的风险吗?
& u5 H& T& z$ F- K' l$ {, Q$ o2.业务简单而成本大。这个简单不是银行用户能得到便利,而是银行本身业务结构简单,几乎所有银行的投资方向都是基本一致的,风险极大,也很简单,就算倒霉,也不是一家;例如房价上升,就有银行极大的推力;例如创新技术孵化,银行就缺乏兴趣了;例如中小企业,基本得不到银行这个融资服务,门槛高而服务仅是为收钱,而不是为更好收钱而提供服务,方向就不一样。有个经典案例,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帝国服务,从2008年网商大会上的服务保证和承诺给阿里巴巴用户极大信心,到最近的小额贷款,阿里巴巴帝国的商业化操作几乎伸展农业、产业、销售、类银行等服务,基本上社会商业活动行业都参与了,因此没人会怀疑马云没钱收。
" q& q* h* m6 ?* l: @. M. `( e如何为用户服务,又如何支持商业用户,这个话题值得深思和讨论。9 r: n2 Y6 A$ F0 |
3.银行的债务清算体系混乱,本来银行有天然的渠道帮助企业之间的债务清算,这方面的沟通是很自然的。很多时候三角债,就是银行本身问题,而导致企业之间的坏帐,到底来还是自吞苦果,到处唱亏,没钱缴给国家,让国家承担坏账、死账。例如说企业的回款效率低下,很多时候就是银行压着钱不打账,绝对是银行不良债务的苗头。水不动,就是死路一条,堵死自己的财路。
( s7 n' h# x5 Q- a) d& H2 P, t4.信用卡发展过快,而安全性及服务跟不上。说句实话,就是收钱不办事,大家都有共识吧。一般人以为刷卡成本是商家承担,其实刷卡过程,你本人就承担了成本,没有商家会傻乎乎承担这个成本,最终还是转到你那里来。/ Y9 ]; M& w" ~! L# V: f/ j
不说了,洗睡睡了。
% i2 J8 n& }9 L' s, y" r8 z |